幼犬咬破需要打针吗?
需要! 1、任何新生动物(哺乳类)咬伤都可能感染狂犬病,要及时彻底地处理伤口。如果伤口深(超过皮肤全层的损伤),还需要清创缝合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如果伤口较小且表浅,可局部涂碘酊或紫药水,保持清洁干燥;伤口较大较深的,应该尽快到医院外科清创处理。
2、对可能感染的伤口进行暴露后处置。①肥皂水清洗伤口②大量清水冲洗③涂擦消毒液④伤口包扎 注意:伤口不要撒盐或者涂抹红药水等情况。 3、及时全程接种人用狂犬疫苗。
4、一般情况不需要打血清,但是有以下情况可以注射: 既往免疫史不清楚,即不知道之前是否打过疫苗; 曾经打过疫苗,但无法确定抗体水平,比如时间相隔很久,或接种的疫苗品种不好判断; 被咬位置比较特殊,如头部、手等,一旦出现症状,治疗难度和风险都增大;
5、如果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和反射亢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包括: 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不给狗狗喂生食,也不要自己生吃肉类。 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 被宠物抓伤/咬伤后,正确处理伤口并立即接种疫苗。 尽量不接触宠物的唾液;如果被舔或轻微碰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并用消毒剂消毒。 如果被严重咬伤,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伤口,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同时,还需按医嘱注射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消炎针剂,以免继发感染及发生其它并发症。
幼犬打针的目的是预防各种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细小病毒、乙肝、冠状病毒、犬细小、狂犬病等。预防针的注射程序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内容基本相同。
幼犬在8周龄前,主要是通过脐带及乳汁从母体获得抗体和免疫力,所以不需要注射疫苗。
当幼犬在8周龄时,需要第一次注射疫苗;12周龄的时候,需要注射第二次疫苗,以后每一个月注射一次,直到该幼犬6个月大;在幼犬完全注射完毕的1年之内不需要注射疫苗,过一年之后每年只需再注射一次。
一般在动物医院和宠物医院都提供这样的服务,注射一次是20-150元不等,根据选择疫苗的级别而定。另外,打预防针前最好保证幼犬没有任何的疾病。
狂犬疫苗注射次数和地区有关,大多数地区注射三次,首针无须免疫间隔。狂犬病作为人畜共患病,属于国家监控的疫情,狂犬病疫苗的使用有相关要求。一般在动物医院和宠物医院都提供狂犬病疫苗的服务,并且有义务按规定上报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由畜牧兽医部门统一向相关部门上报考勤。狂犬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在同一个地方注射的。
如果幼犬打完之后出现精神不好、不吃食、呕吐、发烧等症状,这是由于疫苗的应激反应导致的免疫系统紊乱造成的自体感染,建议到宠物医院注射葡萄糖和头孢进行治疗,一般一两天就会恢复。出现这些症状的几率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