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如何抵抗真菌?
人体皮肤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皮脂膜、角质层和真皮层组成的天然保护屏障,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量蒸发,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为机体提供适宜的环境。 其中,皮脂膜是由皮肤表层细胞分泌的油脂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水脂膜,均匀地覆盖在皮肤表面。这层天然的油膜,可使皮肤柔软而有光泽,不易干燥皲裂;而角质层则是由角质细胞堆积而成的一层半透明薄膜,是人体天然的抗菌剂,可以防止病原菌的入侵。
当人体受到细菌感染或者患有皮肤病时,皮肤作为机体的防御器官,会调动各种力量来对抗敌人,其中包括各种酶类、抗微生物物质以及免疫分子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皮肤拥有抵御外部病菌的能力。皮肤中存在的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包括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变化,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以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然而,虽然皮肤具有天然的防护功能,但外界的各种伤害仍会造成皮肤损伤,如紫外线辐射、环境污染、化学品刺激等。如果不加以保护或适当治疗,这些因素都会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日常加强皮肤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真菌的种类繁多,其中有的能够致病。在这些致病性真菌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能够侵犯人的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癣病,“香港脚”、“头癣”、“甲癣”、“花斑癣”等都是真菌侵犯皮肤的常见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能够引起癣病的真菌,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患病,这说明人体对真菌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那么这个抵抗力主要来源于哪里呢?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皮肤的角质层在抵抗真菌中起重要的作用,比如:
(一)、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角质层构成的屏障。这些角质层细胞不但相互之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不易溶解于水的脂肪,这使它们具有较强的防止水分渗透的功能,使皮肤保持干燥,不适于真菌的生长、繁殖。另外,角质层不断地进行更新,这也可以将附着于这层细胞上的真菌剥落掉。
(二)、皮肤表面有很多的汗腺和皮脂腺,它们分别可以分泌汗液和皮脂。汗中的乳酸、皮脂中的脂肪酸都有利于皮肤表面皮PH值保持在弱酸环境,而真菌的生长、繁殖适宜在弱碱环境,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利于真菌生长。同时,皮脂成分有利于进一步保留皮肤表面水分,起到防止渗透的作用。
不过,皮肤的角质层只有处于正常状态时,上述两方面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抵抗真菌的能力。若皮肤发生一些容易引起表皮屏障功能破坏的疾病,如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或使用一些易致皮肤表皮屏障破坏的药物,引起皮肤中脂肪含量和皮肤水合程度的改变,导致渗透性增加和皮肤表面PH值变化,或在使用抗生素后,引起皮肤正常菌群失调等,易使真菌通过角质层的微细破损处,进入其下方,从而发生真菌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