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缸哪年开始的?

昝腾灵昝腾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觉得,严格来说,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鱼缸(池),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所谓生态,一定是人类干预下形成的结果——如果天然形成,那就不必叫“生”态了……

所以国内的所谓的生态鱼缸,都是人工干预下的结果. 最早的是2012年央视报道过的北京一个养鱼爱好者创建的鱼缸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里水草、鱼类和微生物是共存的; 再就是2014、2015年央视二套《消费主张》节目报道的河北宣化一家养殖渔场,鱼类的密度很低,在鱼缸中种植了大量的野生植物,创造了类似原生水域的环境,里面的水草、鱼类和微生物也是共存的----但是这两个视频都没有再后续的报道,不知现在的状态如何。 以上两个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吧。

再往后就多是失败的例子了!因为只要养鱼,必然会产生有机废料(鱼粪),而有机废料的产生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为了保持水质,要么增加换水量,要么增氧,或者两者同时做,这就会大大增加养鱼的成本和劳动量....很多喜欢养鱼的友友们都因此打退堂鼓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培养水中的微生物并控制其数量来分解有害物质实现自净,这也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当然还有其它方法可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鱼缸(池)生态体系,比如说投放虾苗,让它们食用水中游离的有机物,再比如说适当投加化学药剂,通过化学作用改变水体中有机物溶解的状态等等,这些方法都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方可进行,且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 总之构建一个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及有一定专业知识做基础的。

从遥从遥优质答主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居住环境恶化,人们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便开始在居住场所营造具有自然景观的生活空间,生态水族缸应运而生。

1984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世界水族馆大会”,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际制作水族箱的经验,提出了一种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水族系统管理方法(被称为Ecosysterm),并研制制作出了具有独立生物支持体系的封闭循环型水族系统。该技术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和以后的国外水族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它的环保理念与当时西方绿色文化运动不谋而合。

这种新型的水族系统在西方国家被称之为“Ecosysterm Aquarium”,或“Closed Circuit Aquarium”,被引入国内后被译称为“微型水族景观系统”,“Ecosysterm水族箱”,“海洋水族箱”和“海洋景观”等。后来,随着该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人们依据其所具有的生态学特征,便普遍习称为“生态水族箱”或者“海洋生态水族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