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打斗技巧怎么练?

来梅嘉来梅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知乎这个平台,经常看到有人拿“拳击”或者“搏击”来问怎样入门。我每次看到这种问题都特别想笑(不是嘲笑),因为这些题主似乎把“拳击”和“搏击”当成了体育项目,但实际这两项都是竞技体育的一个大分类而已——所谓的“拳击”和“格斗”,其实就相当于篮球和足球,是一个大类下的两个小类。用一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有人踢球很厉害,打篮球一般,有人则反之……所以,“学拳击”和“学搏击”,实际上就像是“学打球”一样,并没有哪一个难度更高之说。

真正要讨论的是,学习拳种(即“技术”)应该从什么时候入手? 我很认同 @潘子 老师的一观点,练习拳种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任何时间开始都不晚;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拳种这一层面,却忽略了练习者的身体条件、素质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职业选手,没有那个条件去专门从事一门体育运动并以此为生。对于大众来讲,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一项运动来练习,往往是因为:

1.这项运动的普及率比较高;

2.这项运动能给自己带来的健康获益。 我们练习武术,不管是搏击还是传统武术,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就是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却强行拔高训练强度,很可能带来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很多年轻人想学拳击,但是身体条件并不允许(比如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就不适合练拳击),却偏不听建议,非得强练,结果伤了身体,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不管哪种拳法,只要能够给身体带来健康的获益,就应该认真对待,而不论它是“搏击”“散打”还是“拳击”。毕竟,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最基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健康吗?

晋春惠晋春惠优质答主

中亚的输出手法主要有四种:斩、拳、踩、钩手,不同招式的释放间隔有区别,斩和拳的前后招式间隔短,踩和钩手前后招式间隔稍长且施招有延迟,因此,我们在日常训练中可以将前后招式间隔短的斩和拳、踩和钩手依次组合,练习近战时使用频度最高的斩拳、斩拳斩连招和远战时使用频度最高的踩拳、踩拳踩连招,将动作连贯的输出组合练熟到肌肉记忆的阶段之后再进行实战应用。

在训练中,因为拳馆训练设备有限,我们可以训练纯输出招式(如果是在空旷场地,或者是在网吧包厢内训练,在打好输出之后可以追击普攻或技能完成击杀),找到拳馆内训练人数较少的时间段,将训练服和护腕穿戴整齐,找拳馆的地面参照物进行输出训练,例如拳馆地面的箭头或拳馆的立柱,在训练斩拳斩、踩拳踩连招时找准参照物并集中注意力,避免因为拳馆场地较大注意力不集中而走位过大。每组输出练习20次,每次休息1分钟,一共练3组,在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3组训练完成之后继续找另一侧的参照物重复训练,每侧按照3组进行训练。

打靶训练对于中亚的实际战斗提升也很大,在打靶训练时注意不要贪刀,中亚虽然拥有三段格挡,但自身脆皮的特性,一旦被击破防御,后续被秒的风险极高,因此在打靶训练中,可以尝试2个输出技巧,1、输出到距离安全的极限位置;2、输出到三段格挡冷却完毕。打靶一般以10刀为一组,刀数过多,持续时间太长,容易在长时间击打之后发力失误,因此每10刀一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进行三组。

因为输出连击训练和打靶训练的持续时间不长,对于有大段时间空闲进行训练的同学,可以重复进行训练。中亚是个近战职业,对于走位的要求极高,如果拳馆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借助拳馆的遮蔽物,练习中亚的追击技巧,中亚的斩拳斩连招、踩拳踩连招都可以作为追击起手式,利用输出后的推后效果衔接普攻完成击杀。

以上就是中亚输出练习技巧的分享,因为篇幅有限,后面有时间会继续分享其他职业的输出技巧。因为拳馆练级、排位的玩家比较多,有时候找一个适合输出训练的地方比较难找,如果在条件允许的环境下,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可以找附近网吧包厢、或者有足够面积的场地练习,输出组合、打靶、打靶追击这些基本功扎实了,之后再上拳馆训练,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