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怎么小猫?

牛小桐牛小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位护士姐妹在护理一个静脉输液的病人时,发现病人口服药物时口温低于体温,输液管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上下移动而不能推进药液。当她看到气泡到达哪儿时哪里的液体就被排挤出,于是,她立即关闭药物输液开关,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病人进行了妥当处理。

第二天,护士长组织大家学习时问我们:“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我脱口而出:“估计是小猫注射药时打了气泡。”护士长点点头,又说:“我们也这样认为。可是,你考虑到没有,这样会引起什么样的不良后果?”我愣了一下,回答说:“气泡阻塞血管。”“对,如果是空气的话,可以引起空气栓塞,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护士长接着说,“可是,如果是气泡的话,又怎么能排出来呢?”“输液管有水泡的现象,气泡会被引流到滴壶。”我说。“对,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气泡进入滴壶呢?”护士长问。“想办法使气泡上升,进入滴壶。”我说。“那该怎么办呢?”护士长反问我。我陷入了沉思中……过了半天,我抬起头看见同学们都在静静地听,并没有要走的意思,我便慌了,说:“我想到了,可不想说了。”“不要保守,没关系的。”护士长鼓励说。“‘滴水穿石’就是这个原理。”我回答。

后来,我一边读书,一边在想这件事。我想,应该还能想到别的办法吧。就在这时,《中医外科学》课本上“痰痴”的段落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翻出了《现代医学术语(缩略语)》,找到了“CA”这一缩写,它是为“栓子”所作出的相应解释:“血栓或血栓栓子的总称。包括动脉壁破裂出血形成的血肿和动静脉瘘中静脉血内的血栓。”而“DVT”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英文缩写。这时,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可以把血瘤的形成与血栓形成相比较,然后把血栓溶解的方法应用到气栓的治疗中不是更好吗?

于是,第二天,我对护士长说:“我是这样想的……应该将溶解血栓的药物用来溶解气栓……”这样,气栓一旦形成血栓,就把血栓溶解剂也应用到气栓的治疗中,让气泡溶解,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可话还没说完,就被护士长打断了。“我也有同感,但是,气栓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如何在组成成份中加药呢?”她反驳说。“我指的是将药物溶于大量的水中,然后通过输液管,在达到气泡处,药物浓度降低,而溶解力却不降低,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回答。“呵,对呀!”她叫了起来,“真是个笨小子!”然后转身对大家说,“这位护士的意见可行,大家可以考虑考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